7 个侍酒师,11 家精酿厂牌,13 个酒头,37 桶酒,740L 被 800 人清空,这一切的疯狂发生在 7 个小时内。
去年的夏夜晚风里,十三邀小酒馆从试营业到正式开业,全杭州都忘不了那个新友邂逅老友重逢的举杯夜。
Knowledge Map 书架前,从小酒馆溢出的人们,端着酒杯在阶梯席地而坐,若干小时前,《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在同个地点响起,一首大提琴版的《小星星》引发了全场大合唱。1313 亮晶晶,人类群星闪耀时。
更多的人涌向户外,在运河旁边的老年萨克斯演奏里,喝酒聊天。许知远也占据了其中一把椅子。
喝到嗨处,许知远走进吧台打了一杯“困惑”,敬现场:“现在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太明确了,困惑的人生其实才是美好的人生。”
周五晚(27日),我们以酒精的名义在运河边的十三邀小酒馆再次相聚,重返昨日世界。
麻醉一下吧!不是喝酒!只不过是麻醉一下,否则就受不了。音乐不能使人一直陶醉下去,而创作只有在美好的时光里才会来临。
为什么在书店里开一家小酒馆?“书籍与酒精都是人通往自由的方式。”许知远的口头禅。杭州十三邀小酒馆,主打Book&Brew概念。
《十三邀》的取名来自“十三不靠”,从人类社会学家、哲学家到娱乐明星,过去这一年,十三邀小酒馆也不太像一个酒馆,从文学沙龙、脱口秀、电子乐到摇摆舞,似乎只要以酒之名,任何意外都可能在这里发生。
我们共渡诗歌共创之夜,“共享写诗”线上征集的诗句,以光影投放,掰碎的诗句成为光点掉落满身;
我们像布考斯基那样喝酒,也和布劳提根一起见证草坪的复仇,闯入波拉尼奥的文学迷宫……
“记忆以外的其他一切,眼下无法找到,或者已经遗失。我们这一代人学到了极好的技巧:对失去的绝不缅怀。”茨威格在《昨日的世界》前言写道。
回看这一年,已逝去的昨日世界,我们不是在对失去的缅怀,我们希望庆祝一种无意义的意义,通过一杯酒。
雷诺兹知道约翰逊喜欢聊天,也喜欢酒馆——约翰逊曾经称酒馆的座椅为人类欢乐的宝座……每个星期五晚上,约翰逊和雷诺玄兹都会与其他朋友进入一个包间,他们在那里用餐、饮酒,一直聊到到深夜。
过去一年,困惑像啤酒里的气泡一样,在生活里不断翻腾。我们仿佛掉进了时间的另一个纬度,喝酒,甚至一度成为需要被保卫的“非必要”。
“重返昨日世界”,重返的,不是一年前,也不只是疫情前,而是那个“一切都充满活力,人们鲜少无话可说”的世界。
重新建立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亲密,在这个时刻,www.925511.com,也许非必要,但我们都很需要。听起来很难,但通过一杯酒,可能就可以达到——
好奇、躺平、 叛逆、智性、孤独、冒险、内卷、焦虑、真诚、洞察、狂热、困惑、偏见。
利奥·达姆罗施用《重返昨日世界》呈现了一个 18 世纪的“俱乐部”(the Club),塞缪尔·约翰逊、詹姆斯·鲍斯威尔、埃德蒙·柏克、爱德华、吉本等人,这群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评论家、传记家、政治哲学家、历史学家、经济学家,每周五晚上,会相聚在伦敦一个小酒馆,谈天逗笑,畅饮聚食,争论辩斗直至深夜。
两个世纪后的周五晚上,我们相聚在一起。除了畅饮,我们还准备了一场“club”演出。
Ruinbee,aka破碎蜜蜂,不讲规矩不成方圆,无话可说无事可做,自由散漫笑容灿烂;身体素质较低,心理素质较高。
生于广州,成长在黄金海岸的粤语困难户。从中学时期接触到 Techno,就沉溺在 Techno 的氛围感和不停重复的节奏中,以至于现在还没上大学。从酸骨蚀心的 Acid Techno 到 INdustrial,厚重的音乐把青少年变得老成。希望每一个夜晚都能有奇妙的旅程,也希望可以考上大学。
重返昨日世界,不是逃避现在,正如G.M.特里维廉提醒我们的,“过去曾与现在一样真实,与未来一样不确定。”